随着互联网红利见顶,公域获客成本升高,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布局私域流量池。存量时代下,品牌的商业逻辑从获客逐渐向保客倾斜。而私域流量池恰好为品牌提供了一个能反复触达用户、与用户建立起长久信任关系的低成本平台。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催化零售行业转型升级,新零售模式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将线上线下渠道与物流融合,通过数据驱动,深度挖掘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良品铺子作为零售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不仅成功转型新零售,并且通过用户数据的驱动、渠道的融合积攒了千万用户规模的私域流量池。本文将聚焦于良品铺子在新零售模式下的私域营销策略,尝试理清良品铺子布局私域的动因、策略及不足之处。 首先,通过梳理相关学者的文献资料及业界报告,笔者对良品铺子企业内部发展情况、新零售转型背景及私域营销的概况做出了梳理,从企业内部发展来看,良品铺子企业转型新零售模式,以用户数据为基础,成功打造智慧化供应链、智慧化门店,不断提升、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这为其布局私域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笔者从私域流量的获取、留存和变现三个方面,尝试梳理新零售模式下良品铺子私域营销策略,通过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法,笔者收集整理了充足的一手资料在私域流量的获取方面,良品铺子主要依托于线下门店导流、社群用户裂变及公域平台和 KOLKOC 导流的方式,搭建品牌私域流量池。在私域流量留存方面,良品铺子主要通过打造IP,塑造人设的方式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定时发布内容,保持与用户日常的关系维护;借助明星效应,提升私域活跃度。在私域流量变现层面,良品铺子主要通过秒杀活动和直播带货刺激消费者购买。并且,良品铺子还开启了本地配送的业务,优化消费者的“到店”体验。 再次,笔者结合深度访谈的资料和在网络田野中的亲身经历,从私域的引流、留存转化三方面,总结了良品铺子私域营销存在的问题。在引流层面,各类社群频繁出现导致许多消费者对社群出现“免疫反应”.品牌社群天然带有商业性质,社交属性薄弱难以引起用户兴趣。并且公域导流成本高,难以把握。在留存层面,用户标签识别困难加大了运营难度。私域社群内容同质化、广告化,易引起用户抗拒心理,难以获取注意力。在转化方面,品牌活动频繁但活动力度较小,难以刺激用户产生购买行为;对用户反馈响应不及时,导致客户资源流失。 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个优化建议:在引流上,强调私域的社交属性,积极学习营销新玩法,吸引更多用户的注意力。在留存上,丰富私域内容产出避免社群中频繁出现“硬广”。以用户为核心,在社群中积极响应用户需求,增强与用户的互动,真正拉近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在转化上,完善会员制度,强化会员身份特权以让利于消费者的方式增加客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