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type" in /www/wwwroot/adcpu.com.cn/wp-content/themes/advertise/template/work-student.php on line 21
作品详情

如斯

“逝者 如斯 夫,不舍昼夜。”

如斯

  1. 设计灵感&设计理念:

来自一个

喜爱阳光明媚的白天,讨厌被黑暗包裹的夜晚的

越摆越烂的晚期超重度拖延症患者

白天她总在拖延,到了晚上她又觉得干不动活儿等着明天的到来

到了下一天又开始拖延,等到晚上又等下一个白天

如此往复,其实她自己也知道不对,也很想有所改变

所以为了能够“震慑&鞭策”她自个儿

如斯

诞生啦!!!

如果认为一天从拥有全部时间开始,

0点0分

则是一天中拥有最多时间的时刻

待时间流逝

23点59分

则是一天的尽头

一天的完整时间已然流尽,

一天由失去全部时间结束。

“逝者 如斯 夫,不舍昼夜。”

常言道

“有失必有得”

而在又失去的这一天中

你有得到什么吗?

如果这一天内你收获了任何一点东西

那么这一天的时间也不算白白流尽

当时间再一次从23点59分59秒跳到0点0分0秒时

你又拥有了新一天的全部时间,

又会是阳光明媚,全新的一天。

  1. 设计思路:
  • 最大循环周期:一天,即每天的0点将会从头重新开始。
  • 时间的形状:圆(盘)。因为圆如果从边来看的话是无穷尽的,时间从某方面来说也是;但如果从面积来看的话,一个圆盘并不是无穷尽的,时间从某方面来说也是。同时面积的变化是非常显著和可观的。
  • 配色:background:浅蓝+亮度改变;表盘:黄-橘-橙,一方面这是我自己很喜欢的颜色,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天空和太阳(至于为何是太阳,因为我爱白天!),代表着“一天”。
  • 背景会根据时间变化而变化,“0-12-24”点对应着“暗-明-暗”,在中午12点达到最亮,即呈现为最浅的蓝色。背景代表着天色变化和时间的变化,尤其对于我这种对白天黑夜敏感的人有着很重要的提示作用。
  • 共有3个“表盘”,h/m/s,通过圆的半径来表示具体时间(数字),时间越大,表盘半径越小,即0点0分0秒时整个表盘最大,23点59分59秒时,整个表盘最小。H的半径限制在画布中,m的半径限制在h中,s的半径限制在m中,代表着hours构成了一天,minutes构成了hour,seconds构成了minute。
  • 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四个标识圆(点):间距相等,类似于走针表盘上的0/15/30/45,是我在亲身体验了没有标识点的初版后新加入的部分。虽然我认为这个作品的意义更多在于警示和引起反思,但也得带来一扣扣实际用途?比如至少大概能看出来大概到了这个小时和这一分钟的什么时段……也有利于更好地督促自己在这一小时和这一分钟内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人物。
  1. 代码实现:
void setup() {

  size(720, 720);

  stroke(255);

}

void draw() {

  float h = map(hour(), 0, 23, 700, 10);

  //float h =600;

  float m = map(minute(), 0, 59, h, 0);

  float s = map(second(), 0, 59, m, 0);

  float a = map(hour(), 0, 12, 10, 99);

  float b = map(hour(), 12, 23, 99, 10);

  float c = map(minute(), 0, 60, 0, 0.1235);

  //背景-明暗随时间变化

  colorMode(HSB, 360, 100, 100);

  if (hour()<=12) {

    background(206, 37, a+c);

  } else {

    background(206, 37, b+c);

  }

  //表盘底

  colorMode(RGB);

  smooth();

  stroke(#FFFEF0);

  //stroke(0,0,0,0);

  fill(#FFFEF0);

  ellipse(360, 360, h, h);

  //hour

  fill(#FFFCA0, 85);

  stroke(#FFFCA0, 120);

  circle(360, 360, h);

  //minute

  fill(#FFA61F, 120);

  stroke(#FFA61F, 65);

  circle(360, 360, m);

  //second

  fill(#FF571F, 191);

  stroke(#FF571F, 80);

  circle(360, 360, s);

  //标识圆-虚线

  for (int deg=0; deg<360; deg+=90) {

    for (float i=h; i>0; i-=h/4) {

      fill(#FFFFFF);

      float angle=radians(deg);

      float x=width/2+(cos(angle)*i/2);

      float y=height/2+(sin(angle)*i/2);

      //float z=map(h, 0, 23, i/100, i/70);

      //float z =

      noStroke();

      ellipse(x, y, 3, 3);

    }

  }

}

  1. 实际呈现

(23:59到0:00的变化视频请看附件~)

  1. 个人想法&反思

我自己已经使用了这个作品2-3天的时间,压迫感真的很强……尤其是变化还挺可观的,比如一会儿没看就发现hour又变小了,背景颜色又变深了,minute的半径又缩小到看不见了,真的快把我从一个对时间完全不焦虑的人搞成非常焦虑的人了哈哈哈哈!比如本拖延患者正在这个时钟的“催促”下飞快完成本项作业)

我在设计这个作品的时候,很纠结的一点就是到底是让时间半径变得越来越小还是让时间半径变得越来越大,到底是定义“在一天的开始是拥有全部时间”还是“在一天的结束拥有全部时间”,而出于我自己的拖延特性我选择了前者。后者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如果能够给使用者选择的权利,根据选择出现不一样的设定应该会更好吧……我也会尝试着自己完善这一点!

这个作品本身的缺陷还是挺多的,第一,是作为时钟本身的实际可用性比较低,从意义上看的话时分秒嵌套限制的这种设置还可以,但是到最后23点以后,hour限制的范围过小,导致minute和second几乎已经消失了。其次,标识点只在hour上,也就是说最多只能看到大致的minute,但是看hour和second完全就是凭感觉,只能通过看背景颜色和大致半径来判断。这么以来导致的问题就是对于每一个小时内的时间把控会相对较强,但对于一天内整体的时间把控意识会比较弱。第三,背景颜色改变这里我觉得还没能达到我的预期想法,本来幻想据日出日落的时间来改变,后来发现幻想就是幻想……还有一个想法是在后期录屏的时候想到的,因为刚好录的是跨年,所以在想如果能加入year/month的因素应该也会很有意思,这个也许可以通过调整颜色,比如一定范围内的随机颜色来表示我对每个月的看法,直接的随机颜色来看电脑给到新一年的颜色等等!

Anyway,我自己已经用上了,个人给如斯打3.5颗星!在这种ddl一个接一个的期末周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不过还是有很多改进和完善空间,我后期也会在使用中不断调整,尝试完成一个更好的如斯。

 

涂天歌

“天天唱歌,快快乐乐!冲!”
一个心情跟着天气走的人!喜欢唱歌的人(音乐真的带给人很大的情绪价值和快乐……)!非常非常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情绪基本稳定但偶尔发疯的i人!希望可以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努力想要做到热爱生活的人!还在探索自己的人!冲呀啊啊啊啊啊啊

0
9